現代生活中,各種車輛南來北往,川流不息,然而車輛雖多,卻能秩序井然,這中間除了交通警察外,就全靠交通信號燈來發揮作用了。
“紅燈停、綠燈行、黃燈亮了等一等”這句婦孺皆知的話是基本的交通規則,它是如此的深入人心,以至于我們每當經過信號燈時就會條件反射的遵照紅綠燈的提示行走,但是您知道交通信號燈是怎么來的嗎?
紅綠燈的發明很浪漫
世界上最先使用交通信號燈的是英國倫敦。18世紀的工業革命讓歐洲各國進入了蒸汽時代,這一時期,英國道路上的主要交通工具是馬車,它們在道路上橫沖直撞,經常發生交通事故,特別是在議會大廈這一馬車密集區域。為了減少事故率,英國的機械師德?哈特從英國中部約克城女子著裝習俗受到的啟發,發明了紅綠燈。來自英國中部約克城的女子身穿紅色衣裳的表示已婚,請勿靠近;身穿綠色衣裳的表示未婚,歡迎追求。
老式紅綠燈依靠人工操作
1868年12月10日,世界上第一盞交通信號燈,在議會大廈前的十字路口上樹立。它燈柱高達7米,只有一盞光源,紅綠燈的切換是通過煤氣燈罩前的兩塊紅綠玻璃,紅綠切換是執勤警察通過牽動皮帶輪控制的,這是第一盞用于街道的交通信號燈。不幸的是,這盞獨具創意的信號燈始祖只面世了23天就突然爆炸自滅了,當時控制信號燈的警察也因此斷送性命。
由于其的安全性得不到保證,城市交通信號燈暫時被取消。直到1914年,美國俄亥俄州克利夫蘭市才重新出現了紅綠燈。
1914年8月5日,美國交通信號燈公司在鹽湖城警官LesterWire發明基礎上進行了改進,制作了一套電力信號燈系統,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套投入使用的電力信號燈系統。這第一盞電力信號燈被放置在克利夫蘭市歐幾里得大道東105街的路口,只有紅、綠兩種顏色,在燈切換之前蜂鳴器會先警告。隨后美國紐約、芝加哥等城市,也相繼采用了這種交通信號燈。
1938年,英國倫敦,人們圍觀紅綠燈。
黃燈的出現
1918年對紅綠燈而言是極為重要的一年。在此之前,都是紅、綠二色燈。這一年,第一盞三色燈安裝在紐約五號街的一座高塔上。這一年,底特律交通警察威廉·波茨發明了世界上第一盞“紅、綠、黃”三色交通信號燈。這種交通信號燈安裝于交叉路口中心的信號塔上,信號塔頂四邊都裝有紅、綠、黃三色的圓形投光器。
關于黃燈的出現,還有一個有一個廣為人知的傳說:黃色信號燈是由中國人胡汝鼎于1927年發明的。
胡汝鼎早年留學美國康奈爾大學、麻省理工學院,1925年在愛迪生任董事長的通用電氣公司與麻省理工學院合辦的一個班內學習,是愛迪生的學生。胡汝鼎在美國通用電器公司任職員時,有一次在十字路口等綠燈,當綠燈快開啟時,一輛急駛而過的汽車擦身而過,他心悸之余想到在紅綠燈中間再加上一個黃色信號燈,這一提議也得到了美國政府的肯定與支持,黃色信號燈繼而推廣到全世界。
從第一盞三色信號燈出現的時間上看,顯然這個傳說缺乏說服力。而黃色信號代表“慎行”則更早就運用在鐵路系統,有記載:1899年,紐約、紐黑文和哈德福德的鐵路系統正是使用紅黃綠三色燈控制交通。
美國早期的信號燈
紅綠燈的科學性
紅、綠、黃三色是最適合用作信號警示的顏色,這與人們的視覺結構和心理反應有關。在光的七種顏色中,以紅色的光波最長,光波越長穿透周圍介質的能力就越大。因此,紅色顯示得最遠,而且,人的眼睛對紅色的感覺也比較敏銳,因此,紅色常用于警告類的標示用色,有警告危險之意,所以紅色被采用作為停車信號。
黃色光的波長僅次于紅色,顯示的距離也比較遠。在工業安全用色中,橙色也屬于警告危險色,常用來警告危險或提醒注意,因而被采用作為緩行信號。
綠色光也是波長較長的一種色光,顯示距離也比較遠,綠色還包含清爽、理想、希望,生長等含義,同時綠色和紅色的區別最分明,易于分辨,因此被采用作為通行信號。
1940年上海租界街頭的交通崗亭和交通警察。
交通信號燈發展
交通信號燈始于英國,但其實是在美國發揚光大(美國人在3年內有60項與交通信號燈有關的發明獲得專利)。
交通信號燈由起初的煤氣慢慢進化為電氣,逐漸被美國人完善了信號控制系統。1917年起,在美國的鹽湖城開始使用聯動式信號系統,美國還是最早使用車輛感應式控制器的國家。直到20世紀30年代,他們已經通過交通流量來控制綠燈開啟時間。到20世紀50年代,美國人已經全權交由計算機來智能控制,并延續至今。
中國最早的紅綠燈出現在上海的英租界。有資料顯示,1923年,上海公共租界就開始在部分十字路口使用機械裝置指示車輛停止和前進。同年4月13日,上海南京路安裝了兩處紅綠信號燈。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曹伯陽(?―前487年),姬姓,曹氏,名陽。春秋末期曹國第二十六任君主,曹叔詳情
黃遵憲(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漢族客家人,字公度,別號詳情
在奉系軍隊高級將領中,汲金存也是比較能征善戰的一位,軍銜至上將軍長。 但他詳情
個人作品 詩作思想 黃遵憲是中國近代文學史上詩界革命的最早倡導者。由客家詳情
汲金純,字海峰、號殿一,1879年09月30日(光緒五年八月十五日)生,屬兔詳情
東北土匪在中國近代歷史上絕對是威名赫赫,聲名遠播。在東北眾多的土匪中,有的投詳情
漢奸可恥,但是不當漢奸在那個特殊年代卻要付出很大的代價,因此有些人就失去了氣詳情
廣東梅縣,人杰地靈。清末著名詩人黃遵憲,就出生在這里。黃遵憲的曾祖母粗通文墨詳情
汲金純,1878年生于遼寧海城。跟東北王張作霖很相似,他也出身貧苦農民家庭,詳情
陸定一是宣傳思想戰線的杰出領導人,他曾長期擔任中宣部部長,建國后曾擔任副總理詳情
共和國的開國元勛,差不多每個人都有一筆血淚賬。許多開國元勛的親人死在敵人的屠詳情
伊朗首相 支持石油國有化 伊朗的大部分石油庫存位于波斯灣地區,當地的石油詳情
范寬(950-1032),宋代繪畫大師,又名中正,字中立,漢族,陜西華原(今詳情
1.曹國的內亂:曹平公在位只有四年就去世了,其子午繼位,就是曹悼公。曹悼公在詳情
伊邪那岐,日本神話中的父神,伊邪那岐的妻子是其妹伊邪那美。其既是是日本諸神的詳情
晉陽之戰是決定晉國命運的的一場重要戰役,晉國這一場戰爭,晉國的國力其實已經被詳情
在《史記 魏世家》中有秦昭王分析魏韓兩國形勢的一段,意思大概是講,現在的詳情
晉國智氏和中行氏源出一家,都是荀氏,所以,智氏的發展軌跡和中行氏多少有些相似詳情
在春秋時期,晉國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國家,在春秋五霸中名列前茅,被稱為中原霸主,詳情
大家都知道,春秋五霸之一的晉國在末期朝政逐漸被“六卿”所把持,而晉國國君的權詳情
故事要從伊邪納岐為了讓妻子伊邪那美復活前往黃泉歸來后說起。 伊邪那岐命從黃詳情
智氏起源于東周時期,曾是晉國六卿之一,是一個古老文明的華夏望族,得姓始祖是晉詳情
光緒十一年(公元1885年)農歷正月,鎮海口曾經發生過一場激烈的海戰,這就是詳情
裕謙一上任,就馬不停蹄地來到與定海隔水相望的鎮海城穩定人心,恢復生產,修筑工詳情
中國的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話說當年英法聯軍攻入北京,此乃奇恥大辱被外族攻入詳情
馬江海戰是1884年8月23日發生在福建馬江一帶的一場戰役,這場戰役交戰雙方詳情
1884年(清光緒十年),法國遠東艦隊司令孤拔率領6艘軍艦入侵福建馬尾港,停詳情
1884年7月14日,法國軍艦在孤拔率領下進入馬尾軍港,受到了清政府的友好款詳情
1841年鴉片戰爭時期,清軍與英軍正在進行停戰談判,英軍一只小部隊到廣州三元詳情
廣州城北,三元里。中國近代史上最負盛名的村莊,之所以名震天下,與教科書中大肆詳情
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清政府兵敗如山倒,到1841年5月英軍已經包圍了廣詳情
三元里前聲若雷,千眾萬眾同時來。 因義生憤憤生勇,鄉民合力強徒摧。 這首詳情
1841年1月7日,大英帝國14艘戰艦446門大炮以及艦載的2000多名英軍詳情
慕容復是金庸大師小說《天龍八部》里的人物。在小說中,慕容復風流倜儻,是典型的詳情
梁山好漢被大宋征召后,大小戰役功勛卓著。 如果說之前梁山好漢打的都是小混混詳情
李開先(1502-1568年),自伯華,別號中麓、中麓子、中麓山人、中麓放客詳情
羅倫(1431—1478),明代理學家、狀元。字應魁,一字彝正,號一峰。吉安詳情
唐玄宗平生好神仙方技,時常征召一些全國各地會奇術異法的妖人到宮里來,像什么一詳情
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錯綜復雜,很多史詩都鮮為人知,但是有很多事情是我們不應該忘記詳情
公元824年,長安城,殘陽如血,長街清冷。 昏睡了一下午的蘇玄明打了一個呵詳情
這一年,慈禧太后帶著光緒皇帝去西狩打獵。 不料,在行進途中,御前侍衛竟然把詳情
康有為1858年生,字廣廈,號長素,廣東南海人。1888年10月,鑒于民族危詳情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在詳情
慈禧太后最喜歡的太監是誰?連不懂歷史的都能回答上來:李蓮英。 錯。 還有詳情
《黃帝內經》分《靈樞》、《素問》兩部分,是中國最早的醫學典籍,傳統醫學四大經詳情
世界四大文明古國,像古印度、古埃及和古巴比倫的文化傳承已經斷絕了,只有古中國詳情
三墳五典,是指中國最古老的書籍。三墳五典一詞最早見于《左傳·昭公十二年》,楚詳情
《竹書紀年》對史學界的震撼,在于它所紀錄的史料與《史記》所描述的不單只內容不詳情
根據《晉書·卷五十一列傳第二十一·束皙》記載,在晉武帝太康二年,名叫不準的汲詳情
《竹書紀年》是春秋時期晉國史官和戰國時期魏國史官所作的一部編年體通史。于西晉詳情
聯合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成立的國際組織,是一個由主權國家組成的國際組織。19詳情
我們說男女交歡,常委婉形容為一翻“巫山云雨”,這正是從楚懷王夢神女的一段歡好詳情
現在拍的古裝影視劇中,凡有一官半職者,上至宰相公卿,下至胥吏衙役,一律呼為“詳情
現代生活中,各種車輛南來北往,川流不息,然而車輛雖多,卻能秩序井然,這中間除詳情
北京是新中國的首都,位于華北平原北部,背靠燕山,毗鄰天津市和河北省。歷史非常詳情
彭汝礪(lì),彭構云十三代孫,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乙巳科狀元。 人詳情
彭汝礪字器資,饒州鄱陽人。治平二年,舉進士第一。王安石見其《詩義》,補國子直詳情
《宋史·汪應辰傳》 汪應辰,字圣錫,信州玉山人。幼凝重異常童,五歲知讀書,詳情
李開先,字伯華,自號中麓子、中麓山人或中麓放客,山東章丘(今屬山東濟南市)人詳情
嘉靖四十一年(1562),王守仁的著名弟子王畿對當時流行有關良知的不同看法概詳情
羅倫注,字彝正,吉安永豐人。家貧樵牧,挾書誦不輟。及為諸生,志圣賢學,嘗曰:詳情
中國是詩的國度 既有李白這樣瀟灑飄逸的“詩仙” 又有杜甫這樣憂國憂民的“詳情
尤侗(1618年-1704年)明末清初著名詩人、戲曲家,曾被順治譽為“真才子詳情
《西堂全集》,清代大文學家、詩人尤侗所著,共六十七卷,現存最早刊本是康熙年間詳情
尤侗(1618—1704),清初文學家,字同人,晚年自稱西堂老人。南宋著名詩詳情
孫星衍(1753年~1818年) 清著名藏書家、目錄學家、書法家、經學家詳情